高颜值、更智慧!车谷档案新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车谷融媒4月28日讯 保护档案功在当代,传承文明利在千秋。4月28日上午,武汉经开区档案馆新馆正式投入使用。

档案馆新馆位于南太子湖创新谷,按照市级三类综合档案馆要求建设,馆舍面积6615平方米,由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用房组成,智能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步入馆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颜值,馆内空间宽敞、明亮,设计上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风格,简约而不失美感。

馆内还设有武汉经开区历史微展览,将经开区30年发展之路微缩成历史长廊,让群众在查档之余全面了解经开区成长历程。

为给市民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新馆专门设置了查档大厅,大厅分为查档接待区、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区等,还配有LED宣传屏、自助查阅机、叫号系统,并为市民设立了专门的休息区,让查阅体验更舒适、高效、便捷。

档案馆新馆建设之初,整体运用现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搭建了智慧化综合管理平台,打破了以往档案的管理模式,让档案管理更便捷、更安全。

“在档案馆智慧中控室,可以查看馆内的任意参数、数据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各类参数无需人工记录,均自动记录,自动生成报表、曲线表。市民朋友如需查阅档案资料,经档案馆同意后,在自助查询机上扫描身份证输入关键数据,最快几秒就可以查阅相关档案资料。”档案馆负责人王萍丽说。

档案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为保障档案安全,全馆门禁均采用人脸识别一体式门禁,库房采取人脸识别及指纹识别系统,同时采用能源安全智慧管理系统,对库房内各个线路(如灯光、插座、设备用电等)进行电流、电压、电线温度实时监测,可及时切断异常电路电源并同时报警给管理者,确保档案安全。

档案馆负责人王萍丽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在全省率先为每份档案安装‘芯片’,为每卷档案建立‘身份证’,实现自动盘库、实时跟踪定位,智能防盗等功能,将彻底解决以往实体档案与电子档案数据不匹配、盘库难的问题。”

开馆当日,新馆迎来了东风公司武汉区域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交接,这是档案新馆接收的首份批量移交档案,也将是首批安装身份“芯片”的档案,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国企负担提供保障。

区领导黄元峰,东风公司、神龙公司、东风鸿泰公司、中国电子等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记者胡深博 通讯员王珊 唐年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