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宜昌重拳出击!追赃挽损5240.7万元!

8月10日上午,宜昌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宜昌市委政法委、宜昌市公安局、宜昌市民政局、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宜昌市卫生健康委、宜昌市市场监管局和宜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7家单位分别介绍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自今年4月以来,宜昌公安机关共破获养老诈骗案件54起,打掉团伙2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36人,累计追赃挽损5240.7万元。

“三箭齐发”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

宜昌市始终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推进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坚决整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效。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4月24日,全市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启动专项行动,市委市政府将专项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市委常委会作专题研究。在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成立专项行动办公室,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担任专项办主任,15个市直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制定下发《宜昌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打击整治的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

全域发动摸排线索。把宣传动员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发布专项行动相关信息1815条,组织专题活动1965场次,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朋友的法治意识、提升识骗防骗能力。面向全市公布举报投诉热线和邮箱,受理群众举报线索和相关部门履职不力问题线索,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专项行动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宜昌市核办全国、省专项办交办线索和市本级举报线索246条,其中有效线索96条,逐一核查反馈并依规办理。

打治并举健全机制。全市按照“稳、准、狠”的要求,调集精锐出战,快侦快破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市专项办协调督办民政、文旅、卫健、市场监管、地方金融等行业主管部门及属地协同发力,深挖彻查本行业、本系统相关涉诈问题。

破获养老诈骗案件54起

今年4月,宜昌公安机关网上巡查,发现多名老年人购买高价保健品,立即组织核查调查,查明自2015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潘某相继成立了保健食品公司和健康管理公司,以免费领取礼品为诱饵,通过发放传单、电话访问等方式,邀请老年人参加保健品推广会,诱骗老年人以千元的价格购买价值仅几十元的保健品。宜昌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专班开展专案侦查,查明潘某等人所售的保健品来自四川成都的2个犯罪团伙,在湖北、四川、陕西等多地发展有大量下线,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该案案情重大、涉案人员多、涉及地域广,被公安部列为一号挂牌督办案件。

今年4月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宜昌公安机关以“提供虚假养老服务、投资虚假养老项目、销售虚假养老产品、虚假宣称以房养老、虚假代办养老保险、开展虚假养老帮扶”六类为打击重点,对近五年来涉嫌养老诈骗未破案件全面梳理,破获“6.8陈某某等人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

截至目前,全市诈骗案件破获数同比上升144.2%,抓获数同比上升125.9%,发案数同比下降49.7%、损失数同比下降30.58%,实现“两升两降”目标。

严查涉嫌非法集资养老机构

以“养老公寓投资”为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受害老人600余名,涉案超5800万。6月11日,宜昌市西陵区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件。这是宜昌市开展打击整治涉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开庭审理的首起案件。

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被告人刘某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情况下,与被告人黄某达成居间协议:由黄某、被告人涂某组建营销团队,按照刘某的要求面向社会吸储揽金。

黄某、涂某及其营销团队通过发放宣传单、口头讲解等方式公开宣传养老服务,并以度假养老公寓养老业务为项目主体,与投资人签订养老综合服务合同及服务章程。

合同约定,按照投资金额的不同档次,每年向投资人返利,且承诺期满可退还本金。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31日,刘某、涂某、黄某利用前述营销方式非法吸收673名投资人资金5800余万元。

今年以来,宜昌市民政系统集中开展了2轮养老服务领域诈骗专项排查工作,排查了399家养老服务机构和8家省民政厅下发疑似存在风险养老服务企业,将所辖养老服务机构按照“红橙黄绿”四个等级确定管控等级,并定期检查。该专项排查中,共发现4家涉嫌非法集资的养老机构,将其列为红色风险隐患等级,并跟进调查处置。

重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9.9元一日游、99元三日游,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爱贪小便宜的特点,组织不合理的低价游,实则通过讲座等形式,推销高价保健品、旅游商品等。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5170人次,检查涉旅经营单位2176家次,检查旅游团队54个,带团导游62人,线上巡查旅行社网站200余家次,办理了一批典型案件,进一步净化了文化旅游市场环境。

联合相关部门对旅游景区、游客集散地旅游团队及带团导游进行检查,严查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查通过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等手段,诱骗老年旅游者以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奢侈品等违法行为。

同时,以线下检查和网上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查找以“零团费”价格或“买团”形式,通过安排购物或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涉嫌发布“不合理低价游”广告的22家旅行社、22名旅游从业者进行行政约谈,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产品作下架处理,并进一步开展调查。

查处无证行医、不合规医疗

“我认识一位老中医,你这个病包治好。”医院门前,一些医托神神秘秘地向老年人吹嘘“包治百病”的神医,诱骗其在没有行医资质的人员那里看病,花高价购买药品。

自全市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宜昌市卫生健康委紧盯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相关人员擅自为老年人开展诊疗活动,以及“黑诊所”、“假义诊”,“假白大褂”打着“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的幌子诈骗老年人钱财,危害老年人健康等违法违规行为。

5月,对全市范围内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对一般性问题限期整改。6月,由宜昌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检查了13家单位,依法取缔无证行医6家,其中牙科“黑诊所”1家,无证坐堂行医1家,无证针灸4家。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检查医养结合机构28家,共查出51个不合规医疗问题,其中长阳、枝江和宜都的3家医养结合机构,因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查处。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开展专项检查11次,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800余次,对74家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诊疗、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违法行为依法实施了行政处罚。

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诈骗

每天来听健康讲座,打卡7天就能领10个鸡蛋;网上听课1小时,课后还能领红包……这样的“好事儿”不少老年人都经历过。名为健康讲座,实则盯着老年人的钱包,诱骗其购买高价保健品,3000多元一瓶的虫草液、4999元的生物肽,1万多元的保健床,盯上的都是老年人的钱包。

自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集中力量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紧盯“坑老害老”问题频发多发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对全市食品生产、保健品销售、超市、便利店、生活馆、养生馆开展摸排检查。以查处食品保健品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为重点,严厉打击以会销、专家义诊、健康讲座、免费体验、赠送礼品、组织旅游等方式销售保健品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检查涉老食品保健品经营者4018家,查处违法案件262件,罚款206.8万元,查办省局挂牌督办案件2件,移送公安机关1件。

在查办不法商家的同时,引导成立了宜昌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保健品行业分会,组织47家会员单位开展“三公开一提示”活动,实行线下30天无理由退货。开展涉老食品、保健品领域经营行为自查自纠,责令限期整改5家,取消会员资格5家,强化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

全方位宣传防范非法集资

投资养老公寓,每年可获10%回报。这样的养老诈骗陷阱不少老人都碰到过。2019年,家住宜昌城区的孟爷爷听信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花2万元购买了一款养老产品。销售人员介绍,购买这款产品,可以享受养老、健康等服务,每年还能收到10%的分红。孟爷爷在交了2万元、享受了一次分红后,那家公司就人去楼空,孟爷爷与其他投资者再也没有拿回本金与分红。

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宜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常态化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老年群体易上当受骗特点,先后制作了《来,我教你怎样骗老年人的钱》《防范非法集资的锦囊妙计》等短视频及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典型案例,通过多个平台发布宣传。对全市范围内12条涉嫌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线索,进行一一核查。目前全市有4起涉嫌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案件,其中1起已由法院审理完毕并进行了宣判;1起法院已开庭审理,2起被公安机关立案,共对13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

来源:宜昌发布 天问新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