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南京大学的杨珺雯:智慧教育助我“扬长挖潜补短板”

车谷融媒8月17日讯 8月12日下午,走进杨珺雯家,行李箱摊开放在地板上,里面已经放了不少生活用品,桌子上还放着父母为她买的新手机和数码产品。杨珺雯毕业于武汉经开区第一中学,今年高考考了658分,被南京大学录取。

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杨珺雯早早地收拾行李。聊起刚刚过去的高中生活,她印象最深的还是“大数据”。

“想不到吧,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答题,大数据会根据成绩变化分析我们学业上的短板弱项,然后针对性地推送适合我们的习题和学习方法。”杨珺雯拿起了手边的平板,登录了一个APP,逐步展示了整个过程。

杨珺雯登录的APP,是科大讯飞开发的“智学网”。科大讯飞是目前国内智能语音、人工智能的头部企业,2020年11月落户武汉经开区,在武汉经开区建设华中总部、华中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等系列项目,在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领域助力建设武汉经开区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


“智学网”,就是科大讯飞智慧教育的模块之一,一个面向学校日常作业、考试及发展性教与学评价需求推出的大数据个性化教学系统。杨珺雯在展示“智学网”APP功能的同时,一边介绍:“这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是高三历次考试的成绩变化图,还有哪些容易错的题,通过APP都可以一目了然。”

杨珺雯说,通过智能化教学和大数据分析,她可以及时掌握学习进度,还可以通过考试后结合个人成绩推出的“个性化学习手册”,及时强化学习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让她在学习中“扬长挖潜”。  

杨珺雯回忆,她刚上小学的时候,只有上英语课时才会用新媒体播放器,上初中时,不少课程开始使用PPT教学,到了高中,已经可以通过大数据帮助自己“补短板”了。

这种变化,来源于武汉经开区与科大讯飞携手开展智慧教育规模化应用,全区37所中小学校完成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全覆盖,基本建成网络化、数据化、交互化、智能化的人机共育、人机协作的全域智慧教育环境,学生可以通过智学网自主化、个性化、发现式学习。

武汉经开区第一中学教师孙浩介绍,通过智能化教学,学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可以通过数据呈现,并针对学生短板弱项实施精准化、个性化教学,实现了“一生一卷”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学生端、老师端、家长端,让学生及老师、家长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动态。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上的进步尤其明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智慧教育中获益。”孙浩认为。

采写:记者金晨  摄影孙晓飞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